(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年僅35歲的張女士,過年前因腹部持續強烈疼痛,一天吃掉超過一盒止痛藥,就醫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胰臟癌!張女士即使震驚,但想到寶貝女兒僅兩歲半,疼愛的弟弟也還沒步上紅毯,心繫著親愛的家人,還是打起精神,勇於接受治療;在開刀切除腫瘤後,又熬過化療帶來的噁心、掉髮、牙齦長膿包等強烈副作用,如今她可說是苦盡甘來,體重甚至止跌回升,繳出5字頭的漂亮成績單。「癌王」死亡率高 每五人就有一人放棄治療胰臟癌到底有多可怕?根據2015年癌症登記統計,胰臟癌發生人數約2,237人,死亡人數卻高達1,948人,5年存活率僅7%,死亡率之高,為公認的「癌中之王」;從過去的癌登統計資料也可發現,新診斷的胰臟癌患者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選擇「放棄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指出,胰臟深藏在胃的後方,不容易檢查,異狀常被忽略,使得胰臟癌發現時都已屬晚期; 加上胰臟癌患者多屬年長族群,身體狀況不是那麼好,常會因為體重下降、體力變差,陷入惡病質的惡性循環,治療過程自然會受到影響。抗癌路上不孤單 積極治療「胰定有希望」不少病患與家屬一聽到胰臟癌就聞之色變,王正旭醫師鼓勵患者,有治療就有希望,絕對不要害怕就醫、或自行宣布放棄治療,加上治療持續進步,現在也有新的健保藥物治療,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會替患者爭取延長存活期,同時也兼顧生活品質;此外,由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行的「希望護照」,是一本協助病友「增加知能/empower」的工具,引導病友瞭解癌症、學習抗癌,並與醫師討論治療決策,正面迎戰癌症,然後精準治療,不輕言放棄,進而戰勝疾病!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2018年的最後一場正式美巡賽-The RSM Classic(海島菁英賽),週四在喬治亞州Sea Island Golf Club(海島高爾夫俱樂部)的兩座球場同時開打,美國選手Charles Howell III(查爾斯•哈威爾三世)充份把握住Plantation Course(林地球場)風勢相對較小的有利機會,打出低於標準桿八桿的六十四桿,取得領先兩桿的優勢。已經十一年多不知冠軍為何物的哈威爾,今天手感熱得發燙,開球和上果嶺成功率百分之百,全場抓下八記博蒂,零柏忌完美演出,而去年名列前二的Austin Cook(奧斯汀•庫克)和J.J. Spaun(約翰•史波恩)也從同區出發,排名緊追在後。賽事主人Davis Love III(戴維斯•洛夫三世)也有絕佳的開始,年屆五十四歲照樣打出競爭性的六十七桿,和小老弟Chase Wright(切斯•萊特)及澳洲的Aaron Baddeley(艾隆•貝德利)並列第四。至於本次賽會的主戰場Seaside Course(海濱球場)則面臨較大的風勢衝擊,首回合的最佳成績為六十六桿,Brian Harman(布萊恩•哈曼)和Peter Uihlein(彼特•威雷恩)暫居並列第七。來自奧古斯塔的哈威爾,上次奪冠紀錄是2007年的Nissan Open(日產公開賽),如今三十九歲了,美巡賽的勝場數始終停留在二,不過本週回到家鄉州製造了終結冠軍荒的機會,他說道:「很高興先打林地球場,而非海濱。」「有人跟我說,我今天的開球和果嶺成功率百分之百,我的生涯好像從來沒有這樣過。我想有時候面對這麼難打的狀況,反而讓你更加專注於當下的擊球,所以就沒有想太多,因為每一桿的挑戰性都很高。」已經取得冠巡賽資格的洛夫,至今只打了十三場比賽,反而在擁有終身資格的美巡賽,每年都維持超過十二場比賽,只是競爭力大不如前,上季收入不到十萬美元。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三年前以五十一歲之齡勇奪Wyndham Championship(溫德漢姆錦標賽),本週更有意挑戰美巡賽最老冠軍的紀錄。「今天的推桿太好了,就像我昨天在媒體中心所說的,只要推桿夠好,我可以打出很好的桿數。」開局只花二十三推的洛夫說道。我國選手潘政琮從較難打的海濱球場出發,前半場吞下三記柏忌,後半場補回兩記博蒂,終場收住高於標準桿一桿的七十一桿,暫居並列八十七。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部在9/26辦理107年度教育部優良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共計32名得獎者。其中高級中等學校組-高雄市立三民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陳香利老師長期服務於特殊教育界,因表現卓著獲選為107年度優良特殊教育人員。陳香利老師在就讀中山醫大復健系時,發現職能治療跟特殊教育在部分領域上的理念很相近,畢業後進到特殊教育學校擔任職能治療師,後修習教育相關學程遂轉任特殊教育教師。雖然職能治療師和特殊教育教師在教育現場的職責不太相同,但香利老師時任職能治療師時經常入班協助,對於班級運作及特殊教育的上課模式早已熟稔,其身分的轉換對她而言並無太大的困難。反而香利老師職能治療師的背景讓她在教學時能更快速的掌握學生身體狀態,進而協助學生的日常生活姿勢以及職業訓練的勞動動作。她利用人體力學的觀點來教導學生如何使用肌肉,搭配各種輔具配件讓學生能夠更正確的完成任務,同時也避免了學生在勞動過程因施力不當而造成的職業傷害。香利老師當初會想要進入學校服務,是因為在求學的過程中發現當時的特殊教育系統跟大部分的醫療系統並不相通。因此她結合了職能治療與特殊教育的專業知能,透過兩把利刃在教學現場激盪出各種創新的思維與火花,設計規劃出更貼近學生需求的學習策略與工作分析。香利老師表示在協助學生的同時也使她反思特殊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她希望讓學生不再囿於自身能力,除了幫助他們打破身體的限制外,更主張學生本位與獨立個體,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價值,這正是香利老師的全人教育理念。香利老師近幾年任教於資源班,除了協助身障的同學之外,亦協助情緒障礙或學習障礙的學生們。她認為非身障類型的特教生在教學現場比較不容易被識別,因此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可能經常受到挫敗,其學習成效不高無法達到老師設定的學科標準,有時候甚至會讓學生徹底放棄學業上的任何努力。但是這群學生對香利老師而言,都具有值得讚揚的優點,在她眼中每一位學生皆是獨一無二的種子必須以關懷和愛來灌溉,耐心的慢慢發掘學生們的長處,跟他們一起找到對的方法,做好的事情。香利老師任教二十多年,一路走來看著學生們從少年成長至青壯年,經歷了人生的不同階段,使她更能深刻體悟個別化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性,以及全人生涯教育的重要性。香利老師於107年度教育部優良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當日從部長手中接過獎盃,此份殊榮除了肯定她過往的努力,更鼓勵她繼續耕耘於特殊教育界。「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陳香利老師以教育家福祿貝爾名言作為自身的教育信念,她期勉自我能持續精進專業素養,堅持初衷保持對教育的熱情,持續累積教育愛的能量。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2018年的最後一場正式美巡賽-The RSM Classic(海島菁英賽),週四在喬治亞州Sea Island Golf Club(海島高爾夫俱樂部)的兩座球場同時開打,美國選手Charles Howell III(查爾斯•哈威爾三世)充份把握住Plantation Course(林地球場)風勢相對較小的有利機會,打出低於標準桿八桿的六十四桿,取得領先兩桿的優勢。已經十一年多不知冠軍為何物的哈威爾,今天手感熱得發燙,開球和上果嶺成功率百分之百,全場抓下八記博蒂,零柏忌完美演出,而去年名列前二的Austin Cook(奧斯汀•庫克)和J.J. Spaun(約翰•史波恩)也從同區出發,排名緊追在後。賽事主人Davis Love III(戴維斯•洛夫三世)也有絕佳的開始,年屆五十四歲照樣打出競爭性的六十七桿,和小老弟Chase Wright(切斯•萊特)及澳洲的Aaron Baddeley(艾隆•貝德利)並列第四。至於本次賽會的主戰場Seaside Course(海濱球場)則面臨較大的風勢衝擊,首回合的最佳成績為六十六桿,Brian Harman(布萊恩•哈曼)和Peter Uihlein(彼特•威雷恩)暫居並列第七。來自奧古斯塔的哈威爾,上次奪冠紀錄是2007年的Nissan Open(日產公開賽),如今三十九歲了,美巡賽的勝場數始終停留在二,不過本週回到家鄉州製造了終結冠軍荒的機會,他說道:「很高興先打林地球場,而非海濱。」「有人跟我說,我今天的開球和果嶺成功率百分之百,我的生涯好像從來沒有這樣過。我想有時候面對這麼難打的狀況,反而讓你更加專注於當下的擊球,所以就沒有想太多,因為每一桿的挑戰性都很高。」已經取得冠巡賽資格的洛夫,至今只打了十三場比賽,反而在擁有終身資格的美巡賽,每年都維持超過十二場比賽,只是競爭力大不如前,上季收入不到十萬美元。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三年前以五十一歲之齡勇奪Wyndham Championship(溫德漢姆錦標賽),本週更有意挑戰美巡賽最老冠軍的紀錄。「今天的推桿太好了,就像我昨天在媒體中心所說的,只要推桿夠好,我可以打出很好的桿數。」開局只花二十三推的洛夫說道。我國選手潘政琮從較難打的海濱球場出發,前半場吞下三記柏忌,後半場補回兩記博蒂,終場收住高於標準桿一桿的七十一桿,暫居並列八十七。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王惠英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科技與醫學的發達,使得現代父母可以透過腦科學研究,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並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有正確的方法,父母在教育教養上得以「四兩撥千斤」。本期報導從大腦科學看教養教育,整理出6個關於大腦學習的新思考,以及對應的正確教育教養招式;並從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建立習慣、運動、睡眠等7個面向,提出實用可行的生活建議。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透過腦科學研究,父母可以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也能夠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1980年代中期,腦造影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帶動大量快速的腦科學研究。美國老布希總統曾宣稱:1990~1999年為「腦研究的10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等國也陸續挹注資金,投入研究行列,至今仍是蓬勃發展。21世紀是大腦時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吳嫻指出,21世紀被稱為大腦時代,衍生了各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包括神經語言學、神經教育學、神經經濟學等。例如,神經教育學就聚焦於學習的本質,關注大腦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以及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可以對教育現場產生什麼啟發。我們的大腦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細胞),更驚人的是,每一個神經元會進行大量的連結,形成總計上兆個突觸。在突觸大量生長後,隨之而來的是「用進廢退,去蕪存菁」的修剪過程。而且腦神經具有可塑性,會持續學習變化,影響有關感覺、知覺、思想、情緒等各方面能力。在《大腦解密手冊》(The Brain: The Story of You)一書中,美國神經科學家伊葛門(David Eagleman)談到:人類誕生時,腦的一部分具有基因上的硬體布線,例如哭泣、吃奶、母語學習等;同時也有即時布線,接受生活經驗的形塑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注重個別差異的存在「每個人的腦大同小異,」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表示,一般人的大腦構造、主要神經系統迴路和功能是類似的,但部分的小迴路功能則會不一樣。郭乃文說,若將大腦比喻為管弦樂團,一般正常基因的孩子該有的指揮和樂器種類統統都有,但可能因為配備的樂器數量不一樣,或演奏時使用的主力樂器不同,所以會呈現出激烈或田園等不同的音樂風格。以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於1983年開始提出的多元智能(MI)理論來說,每個人至少有八項智能: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這些不同的智能,都可以找到與大腦學習和發展相對應的區域。「智力由單一到多元,凸顯個別差異的存在,」吳嫻談到,念書或做體育、舞蹈動作都會用到腦袋,但很會念書的人可能動作很笨拙。又例如同樣解數學題,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代表每個人「靈光」的腦區不一樣。「家長要建立的重要觀念是,每一個個體的差異到底好或不好,是恰巧被某個特定時代評斷的。」郭乃文指出,平民化教育不過是近百年的事,以前的教育就是生活有用的教育,靠的是行動執行力,而不是文字或觀念,在那個年代,只會念書反而不見得是有用的人。所以,為人父母最勇敢的表現是,明白孩子到底學什麼學得最好,而不是看別人學就跟著學。「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長處,就像手中握有不同的幣別,美元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們該慶幸的是自己處在一個可以兌換不同幣別的時代,」郭乃文說。經驗是大腦發展要件大腦皮質負責思考、記憶和學習等複雜的認知與情緒,可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及顳葉,依序掌管認知思考與決策、運動感覺的體覺、視覺及聽覺等功能。知覺運動皮質在學齡前開始成熟發展,額葉則是最晚成熟發展的區域,前額葉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郭乃文再將大腦比喻為劇場,不管額葉、頂葉、枕葉或顳葉,這些配備的角色功能其實一直存在著,只是有人在前台、有人在後台,各自的準備階段和演出活躍的時期不一樣而已。「大腦需要經驗才會成熟,這是大腦發展的要件,」郭乃文強調,經驗與基因一樣重要,但光看過不能和經驗劃上等號,因為看過不等於搬進大腦裡,還有搬了什麼也很重要。「同一事件,每個人搬進大腦的方法也不一樣,」她說。由於每個人的學習模組不同,在大腦配備與外在環境互動下,受到影響或消化吸收的狀態也會不一樣。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不要刻意提供多元豐富的環境?郭乃文表示「沒有特別的必要」,因為現在普遍認為的豐富環境,通常是「外在」的豐富,而不是「功能」的豐富。「我們看同一個東西,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只有一本書也能讀出豐富的內容,」郭乃文說,材料是外在的,但對材料的觀點及吸收是由自己決定的。例如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他小時候患有嚴重的風溼病,沒辦法到外面四處玩耍,就留在家中院子觀察自然植物,生活經驗相對貧乏,卻能創造出偉大豐富的作品,關鍵在於人看事情的方法。可見環境的豐富不在於外在刺激的多寡,而是一個人理解或描繪的多元。「貪多的父母,卻可能會造成孩子注意力、持續力的損失,真正要學習的是換角度看,同時能增加深度,」郭乃文說。教養要懂得因勢利導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台北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黃瑞瑛談到,3歲前是大腦的基礎發展階段,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養成孩子的學習動力,同時保持情緒或生活規律是持續穩定的狀態。「孩子能否穩定發展,是父母和子女兩方互動的結果,」黃瑞瑛指出,親子關係也是一種社會關係,如果維持在安全穩定的狀態,不會經常流於情緒的爭鬥,小孩就比較能與外面建立正向的關係,在有安全感下進行探索。黃瑞瑛提醒父母,探索是有趣的事情,不要打壞或過度餵養、刺激孩子的學習,「如果日常生活中充滿太多或過強的刺激,遠超過一般學習環境內的刺激,就會影響正規的學習。」例如,孩子覺得寫字不有趣,就不想寫字。至於大腦發展的敏感期,郭乃文指出,8~11歲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階段,自我與人際情緒較為敏感;接著進入12~18歲前額葉開始活躍的青少年時期。不過,現在的青少年時期似乎拉長了,在受到環境刺激下,生理發展普遍提前,加上經驗缺乏,導致心理發展延後。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到20幾歲仍不成熟。「青少年面對身體的變化,可能連自己也感到失望,也會做很多新的試探,」郭乃文建議父母,站在孩子的什麼位置需要有彈性,「除非少數重大的狀況,否則不要站在孩子的對面,沒什麼後遺症的時候站旁邊,他需要你的時候,站後面給予支撐。」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葶葶指出,青少年時期的突觸過多、抑制力較差,神經細胞正處於自動修剪、邁向成熟的過程,選擇「投其所好」是不錯的互動方式。例如,透過臉書或LINE訊息的溝通互動,有時比面對面的對話來得有效。後天的執行力很重要前額葉皮質區位於大腦前方,猶如大腦的「執行長」,與注意力、判斷、計畫、衝動控制、執行力和同理心有關。如果這個腦區的活動低落,就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做事缺乏具體的目標和條理、經常拖延等狀況。「前額葉是人生必經的路,」黃瑞瑛說,有同樣的藝術天分,有人後來能夠賴以為生或出人頭地,有人卻可能潦倒一生,差別就在前額葉。郭乃文指出,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重要,要懂得看自己的優點,也要累積自己的優點,「不管你是音樂好或體力好,都需要靠大量的磨練,才能累積自己的優點。」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功,光憑天賦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後天的執行力。從大腦科學來看教養教育,本期報導涵蓋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習慣、運動、睡眠等七個面向,幫助父母和老師回到「人」的本質思考。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經驗的互動下,生命中的所有經歷都塑造了腦中的微觀細節,也決定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教養教育的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麗菜價格提早下跌,農委會今天說,10日起已每天加工50公噸外,11日起每週會出口100公噸以上,先穩在監控價以上讓農民不賠,12月起上市的栽種面積趨合理,價格將穩定回升。 今夏無風災、原本產量沒有耗損,加上往年超種的情況在入秋的9月持續發生,採收上市後,今年高麗菜價格提早在11月7日起提早下跌。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說,已經啟動原定的外銷、加工措施,包含11月10日起,每天加工50公噸處理,以及11日起的每週外銷100公噸以上。 不過,上週(13日)開市,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交易均價雖然有回升到每公斤10.1元,之後連續數日在6元多到7元多之間,今天也是7.5元;而傳統市場零售價從上旬的1顆20元,雖然有回升目前到30元,仍是低價。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說,調控措施是先鎖定讓農民不賠,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的交易均價每公斤在監控價 5元以上;而外銷措施,對照往年多僅幾百公噸,今年到9月已經出口6500公噸,10月起也持續出口。 蘇茂祥進一步指出,面積超種到220公頃的是9月上中下旬的三旬,遠高於合理面積180公頃;10月的上中下旬已降到195、187、187公頃,11月上旬甚至是177公頃;10月種的,12月起陸續採收、上市,交易均價會漸漸回升到每公斤10元以上的兩位數。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林奇樺/台北報導九合一大選綁公投,為了宣導婚姻平權並號召18歲以上公民返家投票挺平權,婚姻平權大平台也在凱道上舉辦「為愛返家-搭上幸福特快車」音樂會,藝人安心亞、張智成和王彩樺也到場獻唱。資深電影人李烈也到場發表演說,強調「我是異性戀,我支持婚姻平權」。李烈上台後指出,自己創作電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講故事,把一個一個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不管電影類型是什麼,永遠都脫不了『愛』,因此不能有人汙衊愛或攻擊愛」。她表示,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愛,作為地球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史丹利(左起)、Gigi、李烈和女同志導演周美玲,到場力挺婚姻平權。(圖/翻攝自熱血史丹利大叔應援團臉書)李烈說,在現場的都是同溫層,而她所說的話是對那些不在現場的人。她強調,不管理不理解同志,或認不認同同志,但基於人類權利平等需求,創造地球的那個造物主讓大家一起吹風淋雨、曬太陽,「如果你聽到我說的話,我希望你們可以支持婚姻平權,讓愛發揚光大。」女同志導演周美玲表示,同志辛苦了一輩子,卻經常被說「誰叫你是同性戀,活該」,這令她無法接受。她強調,世界並非只有異性戀,一男一女也沒有比較高尚,「難道我跟我女朋友的愛情難道不神聖、不高尚?」▲Gigi和史丹利在台上希望大家用愛,在投票日時針對平權公投投下同意票。(圖/翻攝自熱血史丹利大叔應援團臉書)而演藝圈的銀色夫妻Gigi和史丹利也到場力挺,他們也要大家要用愛,別帶著恨意,在24日時針對平權公投投下同意票,至於反同公投和專法則是「呷賽喔」;事後,史丹利也在臉書上表示,他把人生第一次的站台獻給了婚姻平權活動,他強調你可以不喜歡,你可以不認同,「但你們不能阻止身為一個人相愛的權力,因為我們都是一樣的」,他也祝福在場所有人,「希望24號過後,我們可以一起擁有比今天更開心的10倍以上的笑容」。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安心亞挺同婚 燒聲獻唱喊「愛最大」力挺平權!王彩樺把生日願望獻給同志三金音樂人出櫃 徐佳瑩讚完勝發言童子賢發表聯合聲明 挺婚平、修民法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台北市本月9日驚傳一名2歲男童疑遭母親活活餓死案件,一名骨瘦如柴的男童,全裸蜷曲倒臥在廁所中身亡,檢警報驗,發現男童體重僅剩5.7公斤,致死原因應該與「長期饑餓、營養不良」有直接關係;事發後也接連傳出靈異傳聞,先是傳出男童生母飄散出與男童身亡時相似的屍臭味,懷疑是男童回來找媽媽,15日則有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PO文,稱男童經常向她託夢,對著她說「都沒有了」,疑有心願未了。▲有網友發文表示男童常託夢給她。(圖/資料照)女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有小孩,肚子裡並還懷有一個,因本的身體體質比較不一樣,最近常常夢到新聞事件中的男童,第一次是夢到男童時,他對我說「沒有了…都沒有了…」,後來又夢到男童窩在角落,待她要上前關心時,她的雙眼就突然被男童給矇住了 不論她怎麼用力扳開都沒辦法打開那雙矇住我雙眼的手;以往夢到要她幫忙的都會很明確的告知需求,但感覺男童似乎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可能他還太小,所以讓她也不知道怎麼幫助他,因此想詢問男童的本名,她想燒些東西迴向給男童。▲網友準備了一些祭品要燒給男童。(圖/翻攝自爆廢公社)這篇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網友也紛紛留言回應「看大家的留言都好有心,比他的父母還像他的父母疼愛他,大家好心有好報」、「當媽媽後看到這種新聞真的會很容易崩潰…」、「是不是覺得沒有媽媽了,想要有媽媽…」、「如果是真的,他講沒有了…沒有了,感覺他真的是很傷心難過…」等,其中也有敏感體質的網友留言表示「我是看到影片內容頭暈,弟弟還在徘徊人世間走不開,他放不下他媽媽,雖然他媽媽搏杯(擲筊)有得到他諒解,但他好像仍然不知道自己已經過世了!!樓主我也有體質我也有夢到他」、「弟弟的沒有了,是指沒有媽媽了,沒有食物吃了…媽媽是不是不愛我,才不給我東西吃,一定是我太愛哭了,所以媽媽才不給我東西吃,廁所裡面好黑我好怕,(所以原PO被摀眼是因為弟弟在黑黑的廁所),媽媽為什麼都不抱抱我?我想要媽媽。大概是這樣,也僅供各位參考,不喜略過,我也是想幫忙)」。隔日女網友再度發文,表示感謝網友的幫忙,讓她知道了男童的相關資料,她也已經準備好要燒給男童的祭品,至於男童為何會找上她,她也深感疑惑,不過每次找她的她也都是不認識的,而她並未料到她的發文會上新聞,對於有些酸民,她認為她只是單純的想為男童做點事,並做她覺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餓死童生母傳屍臭味 警:魂魄來找媽女童遭父母虐打亡 體重僅同齡兒一半人妻與初戀上摩鐵 夫捉姦辯等看電影心疼男童餓死 刑警手抄心經送男童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屆金馬獎不少中國藝人出席這場典禮,包含胡歌、孫儷、鄧超和周迅等等,但沒想到今年金馬卻染上統獨議題,中國藝人疑似被高層下令,隔天紛紛像逃難似的離開台灣,胡歌一早就被記者堵到不發一語,孫儷和鄧超也都低調離台,而周迅原訂下午要和霍建華、張鈞甯出席電視劇記者會,卻臨時喊卡,讓在場媒體相當錯愕。記者會剛開始就宣告結束,中國藝人周迅原訂下午參加電視劇首播記者會,卻在最後一刻宣布不來了,留下現場大批錯愕的媒體。福斯華語節目製作副總劉慧婕說:「也非常遺憾,因為在記者會前,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做協調,但是因故周迅小姐還有霍建華無法出席這樣子。」主辦單位出面解釋原因,他們說直到前一刻都還在努力協調周迅出席,而同劇演員霍建華、張鈞甯據說早已在飯店準備卻臨時取消,不免讓人聯想,是不是和前一天金馬獎有關。但不只周迅缺席,原訂在台待五天四夜的胡歌,也提前離台,一早就在機場被堵到。中國藝人胡歌:「很遺憾。」只說了一句很遺憾,胡歌不願多談就怕沾上政治,而孫儷和鄧超夫妻倆,原訂上午11點40分班機,卻低調提前,一早就被直擊離開飯店,來參加金馬獎的中國藝人紛紛像是逃難似的離開台灣,反倒香港人比較沒壓力,惠英紅如期出席記者會。香港藝人惠英紅說:「(涂們老師在台上有些敏感發言),(你有沒有嚇到),其實我在台上,其實都很緊張,然後因為台上的聲音比較模糊,其實我沒聽到他說什麼,我覺得就做我的部分。」香港藝人惠英紅前一天和涂們一同站上頒獎台,聽他那番「中國台灣」言論,雖然她說沒有聽清楚只是做好頒獎該做的事情,不過看看金馬隔天,中國藝人紛紛缺席既定活動,不難嗅出中國對藝術表演的思想箝制,斧鑿之深,令人咋舌。(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先生」、花旗環球證券董事長兼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15日閃電宣布退休。(圖片來源/翻攝自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臉書)在外資圈擁有「台灣先生」封號、花旗環球證券董事長兼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15日閃電宣布退休。台灣女婿谷月涵,921大地震參與救災頂著一張洋人臉孔,卻搭配一口流利的國、台語,在眾多西方臉孔的外資圈當中,谷月涵很難不被注意。談起他與台灣的緣份,谷月涵在1979年從達特茅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第一次來到台灣,是赴東海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隨後便回到美國,1984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的碩士學位,專攻東亞研究與國際金融與銀行學。谷月涵早期曾任職於波士頓銀行的債券部門、貝爾斯登公司的英國及美國分公司的國際證券交易員等,直到1988年9月,因被霸菱集團挖角,再度來台,後來又做了台灣女婿,在台灣一待就是30年。與他結識超過30年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說,「Peter是台灣女婿,但他幾乎把他的一生奉獻給台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921大地震發生當天,他開著四輪傳動車,親赴災區參與救災。」「這些年台灣證券市場逐漸邊緣化,很多外資分析師都如走馬燈般來了又走,只有Peter死守台灣30年…」謝金河稱讚谷月涵是台灣外資圈最具特色的一號人物,也是外資圈「最懂台灣」的元老級人物。30年全奉獻給台灣,也曾被金管會叫去「喝咖啡」儘管近年來谷月涵已逐漸淡出鎂光燈焦點,但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可是一點都不陌生。1957年出生的谷月涵,專研台股將近30年,在國際機構法人圈評價甚高,也曾帶領團隊多次獲得有「外資圈奧斯卡獎」美名的「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s)雜誌票選活動冠軍。只不過,在獲得法人圈高評價的同時,谷月涵的台股策略研究報告也被市場揶揄成「反指標」,對此,他極少公開辯解,僅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說,「大家常說我看錯的時候,其實沒有完整看完我的報告。」回顧2008年的金融海嘯前夕,當時台股指數約在9000點左右,谷月涵是首位下修台股目標指數外資分析師,喊出台股將跌破8千點、下探7字頭,事後也傳出他被金管會請去「喝咖啡」,只是後來台股不僅摜破7千點,11月21日更跌到3955點。而近兩年的這一波台股萬點前夕,谷月涵也是居於領先,2017年5月出具報告指出,台股不但會重返萬點關卡,且指數高點預估值調升至11500點,當時他認為,支撐這項推論的背後邏輯是散戶將進場。但谷月涵報告一出,當時市場多認為,11500點的合理指數高點太過遙遠之外,對照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外資買盤,根本沒有人期待散戶大舉進場。現今看來,谷月涵的預言確實是居於領跑角色。谷月涵淡出外資圈,開啟退休生活事實上,谷月涵的友人就透露,他在這幾年也迷上極限運動,海泳、跳水、越野腳踏車樣樣行,從他的臉書上到處可見,他挑戰台灣百岳的身影,如今,年過花甲的他,正式宣布淡出外資圈,開啟全新的退休生活。外界也期待,過去這個曾「喊水會結凍」的谷月涵,少了這個「外資先生」的身分顧忌,未來還能有更多精闢的觀點出現,持續剖析台股市場,一如他過去曾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我的焦點、我的生涯都會在台灣。」更多信傳媒文章


lvwnub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